高校辅导员应构建“望远镜+压舱石”双轨育人体系:认知上通过跨学科讲座、数据批判训练拓展视野,培养科学思维;价值上以红色研学、非遗传承筑牢文化根基,强化初心定力;实践中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文脉,引导学生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动态平衡。借鉴清华“星空工作坊”模式,以天文探索呼应古籍修复,培育青年“见星辰大海,守方寸匠心”的格局,在时代浪潮中既开拓进取又锚定精神坐标。为拓展辅导员的工作方式,辅导员发展共读会第八十九期于2025年4月7日星期一晚上八点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举行,本次共读会由刘小进老师主持,值班书记张运来及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共同参与。
首先,主持人老师用一个视频向辅导员们介绍了一个近期热议的话题,“李嘉诚出售港口经营权” 展现战略调整,通过优化资产、布局科技与新能源规避地缘风险,顺应港口数字化趋势,降低重资产压力,体现其风险控制哲学及二代管理层轻资产逻辑,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实践样本。主持人老师希望通过结合近期时事,打开同学们的认知维度,培养同学的洞察力,学会多维度信息结果判断事物。其次,抛出讨论问题“本土情怀=封闭排外?”,问题一出就引起了辅导员老师们的讨论。辅导员们讨论得出我们需要深化理论学习,拓展国际知识,学会批判思考与多元视角看待事物,连接本土与全球之间的关系,关注国际国内新闻与趋势,学会巧妙的运用跨学科的知识,掌握国内相关的政策理论,利用全球视野,来反观本土文化。向同学们展示本土情怀并不等于封闭排外,只要我们学会如何理论的去应用,就能更好的拓宽思维,放眼世界。
最后,主持人表示,辅导员们需要通过构建"认知-价值"的关系,使青年学生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价值内化,在坚守初心的实践中持续获得认知突破,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。回应时代的认知挑战,破解了价值虚无主义的精神困境,能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。为学校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学子,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,多方面发展,视野开拓的人才。

共读会现场(一)

共读会现场(二)